回中部娘家小住,裝載了滿車露營裝備,計劃在回程北上時路過苗栗找一個露營區放鬆小露一夜。
誰知老爺在搬東西時不慎傷了手筋,幾日內不宜費力拉扯做粗活,只好取消露營計畫。
露營不成,還是想找個地方走走。
不久前曾看過一個介紹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影片,龍騰斷橋已多年未去,據說騎乘鐵道自行車還可造訪遊客罕至的龍騰斷橋南段秘境。
這條舊山線鐵道自行車這幾年好像蠻夯的。
老爺對此處也有興趣,決定前往一遊。考慮到當日現場購票可能向隅,於是先上網訂了票。
台鐵舊山線自1908年建造完成,全長15.9公里,橫跨苗栗縣和台中市,共有三義、勝興、舊泰安、后里四站,沿線的鐵橋、車站、隧道體現了近代鐵道工藝的極致美學。民國87年因輸運量已達飽和,台鐵另建雙軌新山線,舊山線因而停駛。民國108年舊山線鐵道自行車開始營運,成功為苗栗縣帶來可觀的觀光產值,並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有三條路線:
A路線:勝興站~(經魚藤坪鐵橋)~南斷橋秘境,票價250元。
B路線:龍騰站~勝興站,票價200元
C路線:龍騰站~(經魚藤坪鐵橋)~ 6號隧道,票價250元
三條路線總時程均為70~80分鐘,也都有導覽行程與自由參觀時間。
基於時間與參觀景點的考量,我們挑選了最多人推薦、CP值最高的C路線,一路可欣賞龍騰斷橋北段、魚藤坪鐵橋、斷橋南段、及3~6號隧道群。
舊山線停車場的大門造型充滿童趣,活潑有朝氣。
入口處旁是大型車停車場,因是平日,開放小型車停放。
先了解一下景點配置圖。
鐵道旁的建築古色古香,沿途頗有懷舊鐵道風情。
我們訂的是13:40的班次,須先至遊客中心取票。
這個平交道不時有一部部鐵道自行車經過,記得禮讓一下喔!
往遊客中心
『鐵定幸福』,這就是火車造形的鐵道自行車,原來台鐵線到這裡剛剛好168公里,真是一路發呢!
提醒遊客事先網路訂票的標誌也很有鐵道感。
遊客中心
停在月台上的火車造形鐵道自行車。
行前安全解說區
取票完成
我們有預留用餐時間,先在停車場附近找地方吃午餐。
這家餐廳旁有一區迷你版鐵道區,應該是兒童遊戲區吧!
天氣對了,景色怎麼看都美。
餐廳裡的座位寬敞舒適,採光與景觀均佳,我們應是第一組客人,座位隨我們挑。
滿心期待的景觀餐點,可惜食物是冷凍後再加熱,米飯外層微波得太乾太硬、地瓜和青菜卻尚未完全解凍。
仙草茶只能說沒踩雷,是解膩冷飲。
餐廳外可觀賞鐵道自行車魚貫而過的身影。
用餐後緩步走回遊客中心,準備騎乘鐵道自行車了!
行前有安全解說,團客不少,自由行散客自己找好四人一車。
同車一對乘客沒騎過機車,不敢上駕駛座,去程就由我家相公駕駛啦!
鐵道自行車是電動式,不需腳踩。用鑰匙發動後,駕駛用雙手控制油門和煞車。時速約12公里,與前車保持約4部車的距離即可。
為確保行車安全,出發前會有工作人員一車車逐一確認駕駛是否已熟悉車子的操作才會放行。
鐵道自行車陸續出發囉!
出發不久,映入眼簾的便是龍騰斷橋北段,連忙拿出手機來一張自拍照,這可是騎乘鐵道自行車才有的拍照視角喔!
很快地車子行至魚藤坪鐵橋。
台鐵舊山線魚藤坪橋始建於1907年,以磚石橋腳、連拱、鋼板橋組成。1935年中部關刀山大地震時嚴重受損,修復不易,於是在西側80公尺處另建鋼筋混擬土上承式鋼板橋,即今之『魚藤坪鐵橋』。
魚藤坪鐵橋設計時極為重視橋樑的耐重及穩定度,全長154.6公尺,離地約33公尺,可能是為了行車安全,兩側已加裝了護欄。
鐵橋尾端有一淺藍色標誌提醒遊客擺好姿勢,續行數公尺處有自動拍照喔!行程結束後乘客可到遊客中心購買有自己身影的的乘車紀念照。
鐵道旁保留著原始山林樣貌,景色樸拙懷舊。
C路線會經過3~6號隧道群,頗有動畫『神隱少女』中的叢林隧道感,當小火車空隆空隆穿梭過一個又一個的繃康時,腦海裡會自動浮現高中時代搭乘火車通學的景象呢!
C線的終點站~6號隧道口到了!
從這裡可以遠眺火炎山。
下車時要謹記自己的車號,參觀20分鐘後原車回龍騰站。
準備進6號隧道了。
6號隧道內的自動投影宛如海底世界般的浪漫華麗,一群遊客或自拍、或群拍,哇聲、讚美聲連連。
邊走邊拍,即使一路疾行,好不容易趕到隧道盡頭的小廣場時,緊隨著導覽的遊覽車團客們早已井然有序地落座聆聽著導覽解說。
看大家聚精會神的模樣,解說想必精彩,可惜我們到達時間晚,已無法全程聆聽舊山線的故事,便在旁低調活動、欣賞山谷風景和拍照。
小廣場的盡頭圍籬外是內社川鐵橋,此橋跨越大安溪支流景安溪,因位於鯉魚潭水庫後池堰上,又名鯉魚潭橋,已停用。
往左望即鯉魚潭後池堰,水面上泛著美麗的Tiffany藍。
邊看邊拍,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導覽解說,然後默默地進隧道緩緩往回走,再次讚嘆隧道內海景燈光秀的華麗。
走著走著,逐漸靠近隧道口。
出了隧道口,豁然開朗
鐵道自行車已列陣以待乘客。
一長列鐵道自行車均已原地轉向180度。
找到原車,同車遊客表示想試試駕駛,我們便退到後座。
不負駕駛重責,兩老開心分工拍影片與照片。
去程老爺專心駕駛,我認真拍影片,沒注意到鐵道旁有許多可愛造景呢!
鐵道自行車回程又穿過一個個繃康。
去程直達終點站,回程時多了一個停靠站。
停靠站附近商家的廣告看板很有意思。
跟著導覽老師前往有『台版吳哥窟』的龍騰斷橋南段秘境。
去過龍騰斷橋數次,都只到斷橋北段,斷橋南段是第一次造訪。
見證過關刀山大地震及921大地震的殘餘橋墩,雖已殘缺,卻不掩其壯美。
斷毀的龍騰橋被遺忘在深山叢林中,幾十年的歲月忽焉而逝,寄生在斷橋上的樹根早已盤根錯節,時間似乎凍結在橋震毀的霎那!
每日數班騎乘鐵道自行車的遊客到此短暫停留,帶來瞬間的喧鬧。
遊客散去後,秘境恢復其原始的樣貌與遺世的幽靜。
從南斷橋遠眺北斷橋,南北兩斷橋遙遙相望、不復相連。
思古幽情結束,轉換心情上車繼續開回龍騰站。
行經北斷橋意謂著龍騰站快到了!
跟北斷橋再來一張合照,想再拍此視角一人得再花250元呢!
有些景點時間久了便經營不善、殘破髒亂;有些景點去過之後會覺得『來過就好』,不會想再來;有的景點聲名大噪之後人頭鑽動,只覺心累人累;有的景點號稱是網美景點,去了之後發現純屬操作、不如預期。
這次舊山線自行車道的旅遊體驗只惋惜時間不夠,無法更深入感受沿途風光與多做佇留,心中暗暗計畫著下次要留更充裕的時間慢遊這個台版吳哥窟。
OBS Janet 旅遊日期: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