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不斷看到有人分享出遊賞油桐花的照片,心裡盤算著等待桐花最盛開時便找個賞桐景點賞桐花去。
4/20至新竹尖石露營時見營區的油桐花含苞待放,營區管理員說約一週後盛開。
油桐花一說『四月雪』、一說『五月雪』,算算日子,四月底尋訪桐花應是最當時吧?
看了旅遊Youtuber Aiky介紹銅鑼好客公園賞桐的影片,趁由台中北返之便,順道至銅鑼的客家文化園區賞桐去。
往好客公園的路上便覺不妙,沿途都不見樹頭雪花,進了客家文化園區停車場一看果然預感成真:完~全~沒~有~油桐花!
哪ㄟ安捏?
是銅鑼的油桐花期已過,又逢缺水已久的苗栗昨日下了一整天的雨?
總而言之,計劃趕不上變化,無桐花可賞!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好客公園無油桐花迎客,客家文化園區的小五福依然在門口跟遊客說著TAI GAˊ HOˋ(大家好),客家文物展覽館現代化的建築也在那兒華麗迎賓呢!
HAKKA,『好(ㄏㄠˋ)客』,文化園區歡迎大家來做客。
造型新穎明亮的服務台。
園區的客家文物介紹。
園區內依地形而建的活動廣場與通往文物展覽館的天橋。
文物館以梯形建築方式,將主建築融入原來的環境中,雖有高低起伏,穿梭其中卻有尋幽探險之趣。
雖已無桐花可賞,我們仍然想好好欣賞這個客家文化園區。
文物館旁有一小徑通往園區的步道與各景點。
岔路往右可到半月池。
往左是雪桐步道,可至生態池與觀景台。
我們決定先逛逛好客公園,左轉擇雪桐步道而行。
雪桐步道為卵石小徑與木棧板階梯,美則美矣,木棧板階梯陡峭、卵石遇雨濕滑,走此步道的鞋須慎選,且長者、幼童行走其上皆需相當謹慎,即使勇腳遊客也都要專注每一步,不能分心賞景而不注意腳下大小不一錯落的卵石。
之所以採用卵石鋪路,應是考量桐花落於石縫中不會被遊客踩踏,可以保留四月『雪』『桐』花步道之美吧!
在『觀景台』稍作休息、從這兒可以遠眺銅鑼市區。
離開觀景台,轉往生態池,池子雖小,池中的睡蓮映在水中的倒影卻頗迷人。
生態池這兒有一個木棧板平台,也有園區導覽圖。
這裡是好客公園另一出入口,方便跟團遊客在這裡集合上下車。
我們循著生態池旁另一側的步道往回走到展覽館旁的『半月池』。
文物展覽館的鋼骨玻璃建築與遠山相襯而不突兀。
走著走著,展覽館現代感十足的造型慢慢完整呈現在眼前,建築物本身無疑便是一個現代藝術品。
展覽館獨特的線條搭配半月池的光影,讓一群熟齡遊客如孩童般興奮地留下各種角度的合照。
天候不佳,想必藍天下的半月池光影定更美麗。
半月池旁有一通道可進入展覽館,多面向的帷幕外牆非常獨特。
一入館內目光便被屋頂的鋼骨樑柱所吸引,鋼骨網格在開放式的空間內交錯著,館內猶如一座位於山丘上的鋼骨森林;節能玻璃屋頂與雙層的玻璃帷幕外牆確保了室內的光源與隔熱,這建築可是一座榮獲『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的文化設施呢!
館內各角落有不同族群與情境的展示區。
這裡有一個文創農產館。
一樓有寬廣的緩斜坡供遊客蜿蜒繞行展覽館半圈漫步上二樓。
從步道上俯視一樓販售伴手禮的『好客等路』。
展覽館核心位置為基本展示室。
館內有五處貼心的服務台。
從出入口處往內望展覽館。
跨越活動廣場的人行天橋,連結園區入口與展覽館入口。
從天橋上俯視位於廣場的展覽館入口。
園區免費入園,OJS到名產店帶了一包苗栗名產到車上吃,算是贊助園區經費吧!
此行本欲到銅鑼賞桐花,雖然無緣欣賞好客公園的油桐花,有機會欣賞這美麗的客家文化園區,卻是不小的確幸。
好客公園的油桐花就明年見囉!
OBS Janet 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