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YMERA_20230608_214608.jpg

2023年五月初,澎湖自由行第一天逛了本島的馬公市區,Day 2便安排走網美路線~澎湖北環。

從白沙鄉的最北端,經過跨海大橋,一路往西南,到西嶼鄉最南端的外銨草原,就是澎湖最經典的旅遊路線~北環,沿途有許多打卡拍照點,雖然每個景點都不大,卻各具特色,隨便都可以拍出超美、超夢幻的IG美照,搵豆油式的拍照快閃不令人失望,如果不趕行程,在漲潮、退潮、清晨、日落等不同的時間來,更可以欣賞到各種令人驚艷的美景。

20230510_103045.jpg

因為隔天計畫在北海遊客中心搭船到吉貝一日遊,正好趁著逛北環時先來勘查環境。

我們到達時沒有船班,因此遊客中心門可羅雀。

20230510_102944.jpg

澎湖的海風有多強,看遊客中心外面這些被吹趴在地上的樹就知道。

不過也不禁讚嘆這些樹的頑強生命力,都被吹得趴在地上了,還是努力活得好好的。

20230510_103440.jpg

遊客中心外的避邪石碑

澎湖因環境險惡,早年先民需與狂風、飛沙、大海搏鬥,夏有溽暑颱風、冬有東北季風,風不調、雨不順、加諸瘟疫流行,在那個民智未開的年代只能將一切災禍歸因於邪煞,因此澎湖境內四處可見鎮邪止煞的避邪物。

20230510_103533.jpg

北海遊客中心西側是赤崁沙灘。

大部分遊客到北海只為了搭船跳島,這200公尺長的貝殼沙灘竟鮮少有人踏足,我們就不客氣地包場享受這淨白的貝殼沙灘啦!

20230510_105222.jpg

20230510_104505.jpg

在藍天白雲下踩著白淨鬆軟的貝殼砂,望著漸層的蔚藍大海潮起潮落,浪花與海風聲聲入耳,這小小的海灘在這一刻是我們獨享的海角天堂。

在赤崁沙灘海風吹過癮了,便正式開始我們的澎湖北環之旅了!

考慮到行車的方便與安全,來回均不跨過馬路,先由馬路右邊的景點往南逐個玩下去,回程一樣由右邊景點依序玩回來。
20230510_172220.jpg

在澎湖自駕遊非常悠哉,除了上班時間外,一路順暢無比,我們很快就從白沙經跨海大橋,前往西嶼島。

跨海大橋全長2,494公尺,橋的兩端間有半圓型拱門,在民國59年完工通車,當時可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呢!

20230510_112631.jpg

過跨海大橋,往小門嶼訪鯨魚洞去。

20230510_113235.jpg

在沒有空汙的澎湖,走到哪裡都是碧海藍天的壯麗海景。

在澎湖,『海闊天空』是環境,也是心境。

20230510_113802.jpg

小門嶼也有不少美食小吃,不是用餐時間,還是控制一下口腹之慾,免得旅遊結束後圓滾滾地回家。

20230510_114027.jpg

過了小吃街,往左是小門地質探索館。

20230510_113859.jpg

我們的目標是大自然美景,直奔鯨魚洞去。

20230510_114153.jpg

開著黃花的仙人掌處處可見,不愧為澎湖縣花。

20230510_114305.jpg

滿天放射狀的白雲襯托了海面的壯闊感。

20230510_115001.jpg

往上走約30階,順著海岸再往右走便是『鯨魚洞』了。

鯨魚洞為一海崖上的柱狀玄武岩,之所以會有鯨魚外型,有一說是由於海蝕作用形成,另一說是被鯨魚撞出來的,哪一個說法較可信呢?

20230510_115259.jpg

走到另一側回頭看鯨魚洞。

20230510_115751.jpg

與我們同時到達的觀光團走馬看花地拍了鯨魚洞照片後,便匆匆回頭,準備去吃團餐了。

自由行的好處就是我們不趕行程、用餐時間機動,有大把時間可以繼續往前欣賞這碧海藍天。

20230510_115803.jpg

這滿天的雲真的太給力了,涼爽的海風再一吹,整個人心曠神怡。

20230510_120000.jpg

『小門嶼外海涼亭』,站在這裡可以觀賞台灣海峽270度的無敵海景。

20230510_121023.jpg

不知澎湖是否經常有人在井邊取水時失足落水,到處都看得到較小口徑的四眼井。

較遠處小坡下像小城牆的矮牆是用咾咕石(珊瑚礁的石灰岩)圍起來的『菜宅』,因澎湖終年少雨、帶鹽分的海風又強盛,蔬菜種植不易,因此需要築矮牆以防風,蔬菜得來不易啊!

20230510_121103.jpg

這裡又有一個鎮邪避煞的碑,台灣本島人對這個碑的認知應該是墓碑吧!

20230510_123058.jpg

澎湖雖四面環海,卻終年少雨,淡水的取得不易,好奇又杞人憂天的我們看到有水庫的路標,莫名地為澎湖人鬆了口氣。

20230510_123455.jpg

澎湖腹地不大,連水庫都很小巧,總容量僅20.5萬立方公尺(我們熟知的石門水庫容量為19671.79萬立方公尺)。

『小池水庫』因鄰近大池村,常被誤稱為大池水庫。

20230510_124200.jpg

水庫旁有條路下切往海邊便是我們要探索的『夢幻沙灘』。

20230510_124120.jpg

沙灘之所以夢幻在於它最美的景緻如夢似幻難得一遇,需得在潮水退盡後的日落時分,此時濕潤的沙灘如同明鏡般反射了天光,夕陽會將海面與沙灘染成一片亮麗金黃。

可惜我們沒辦法在此地留到夕陽西下,只能站在此地想像夢幻中的美景了!

20230510_125937.jpg

離開夢幻沙灘,繼續開往附近的『池西玄武岩』,不過我們好像被Googl3 Map誤導進了非觀光路線的西井腳民宅區。

這口『西井』據傳為清朝康熙至雍正時期的秀才顏我揚將官旗的旗竿截成四段當井底基座做成的,泉水不斷、質甜甘美。

應該是有許多和我們一樣迷糊的觀光客繞進這裡,到處都立有『請勿進入』的牌子,有兩戶人家內的惡犬在我們經過時突然狂吠,吠聲中伴隨著陣陣叮噹作響的鐵鍊聲,驚魂不定的我們快步通過那戶人家,唯恐鐵鍊拉不住暴衝的兩犬。

20230510_125959.jpg

迷路自有好風景,這一帶似乎保存了許多澎湖舊有的特色,除了有古井,還有大片用咾咕石圍起來的『菜宅』。

20230510_130151.jpg

這戶人家庭院內的小樹姿態各異,應是澎湖強風和貧脊土地的最佳見證!

20230510_130312.jpg

小徑旁尚稱完整的老厝,當年想必住著殷實的討海人,平日裡鄰里間應是雞犬相聞。

20230510_130244.jpg

20230510_130416.jpg

愈往海邊走,愈是斷垣殘壁、荒煙蔓草。

20230510_130446.jpg

前面左轉便是『池西柱狀玄武岩』

20230510_130501.jpg

路口鎮邪的石碑。

這座看起來更像台灣的墓碑。

20230510_130721.jpg

在澎湖走著走著便是壯闊的海景,還有開著黃花的仙人掌。

20230510_130921.jpg

在涼亭這兒來個大迴轉,往前直走看玄武岩去。

20230510_131153.jpg

海岸邊因熔岩冷卻形成的玄武岩峭壁,神似一道道的瀑布,又名『池西岩瀑』。

瀑布下有格狀魚塭,適逢漲潮,淹沒在海面下。

20230510_130854.jpg

沿著海岸這條路應該才是正確的觀光路線,我們卻被導航引導繞從高處的民宅過來。

20230510_132021.jpg

因車子停放在有惡犬的民宅前,還是得硬著頭皮循原路而回。

不知惡犬是否已熟悉我們的氣味,我們戰戰兢兢放輕腳步路過時,竟然無聲無息懶得理我們。

20230510_132712.jpg

回到西井,沿著菜宅邊的小徑,又逛到了海邊,目的地不是漁港、漁船,而是遠方有兩座涼亭的『池西雙曲橋』。

20230510_132859.jpg

20230510_133034.jpg

20230510_133212.jpg

20230510_134025.jpg

這個景點的最佳造訪時間是漲潮時分,雙曲橋的兩個涼亭在蒂芬尼藍的海水映襯下非常浪漫動人。

可惜這個時段天空不作美,如果有藍天白雲,耀眼的陽光灑在這片碧海上,想必波光粼粼的景緻會更加迷人。

20230510_133056.jpg

雙曲橋旁是關帝廟,廟前有停車場,也有小吃攤。

往池西岩瀑正確的路線應該是將車停在這裡,沿著海邊走過去,導航卻將我們引到了西井腳,演出一場惡犬驚魂記。

20230510_140844.jpg

車子繼續往南開,又是萬里晴空。

20230510_140939.jpg

走上這高台是為了居高欣賞下方的『西臺餌砲』。

20230510_141222.jpg

西臺餌砲通稱外銨餌砲,據說是日軍二戰期間的防空誘餌。

但說它是水泥版的『外銨假砲』可能更符合事實。

20230510_141955.jpg

離外安餌砲一小段距離有一個很棒的觀景平台,可以觀賞澎湖最美漁村~外銨漁港。

每年元宵節前後外銨漁民三天不捕魚,吉時共同點亮漁火,各地亦施放煙火,此地是『外銨漁火』的最佳觀賞點。

元宵賞外銨漁火應該列入再訪澎湖的行程。

20230510_143754.jpg

是不是?有沒有?

外安漁港這景緻真的沒讓人失望。

20230510_142202.jpg

真難想像漁村可以美成這樣!

外安漁港號稱澎湖最美漁港,有台版小希臘、台版聖托里尼之稱。

這裡因地形特殊,東北季風受了阻隔、又鄰近豐沃漁場,為澎湖最大漁港。

20230510_143631.jpg

東面可以遠眺漁港的山坡上有東西走向的三座塔。

早年因漁港的男丁出海經常發生船難,男性村民的壽命遠比女性村民短,當地居民深信是村落東邊的山脈向南延伸較短之故,因此興建三座東西走向的石塔,形如並排往前走,意味著山勢往海中延伸,祈望能因此延長村中男丁的壽命。

20230510_143634.jpg

三仙塔下方有個方形的石質基座,上方為圓錐米塔,是一鎮煞避邪的石敢當。

20230510_143817.jpg

20230510_143731.jpg

三仙塔旁有一處廢棄的軍事營舍。

20230510_143555.jpg

20230510_144107.jpg

三仙塔有其傳統文化特色,又視野開闊、景觀佳,因此周邊頃圮的舊營舍也一併納入整體觀光建設規劃中。

20230510_150629.jpg

在澎湖自由行騎機車是王道,條條道路皆可行、處處有機車停車場。

在澎湖開車卻經常誤闖進死巷、或『外車勿入』的民宅小巷。

從山坡上望著外銨漁港,似是咫尺之遙,我們卻幾度遇此路不通之窘境,數次重新規劃路徑之後才抵達漁港。

20230510_150747.jpg

因是平日、又過了午餐時間,想吃的幾家排隊美食不是沒開、便是已收攤打烊,最後找到隨時Open的『三山商號』吃到刈包止飢。

20230510_151516.jpg

三山商號還真是傳統經營,吃的食物、用的雜貨,什麼都有、什麼都賣。

20230510_151040.jpg

外銨刈包有別於台灣本島常吃的白色圓形刈包,它用的是黑糖饅頭,裡面夾有滷肉、酸菜,可以選擇加煎蛋或滷蛋,但是卻沒有大部分人認為是刈包美味關鍵的花生粉和香菜(當然,也有許多對香菜敬而遠之的人啦)。

20230510_151000.jpg

澎湖三寶:風茹、蘆薈、仙人掌。

到了澎湖怎能不來一杯清涼的風茹茶呢?

風茹茶就是一般青草茶的滋味,在炎熱的午後來一杯風茹茶倒是消暑解渴。

20230510_154856.jpg

吃飽喝足,繼續跑景點。

外銨是澎湖北環的最南端,回程往北仍有許多景點,不過時間有限,只能先挑較具特色的,澎湖經典地質景觀~『池東大菓葉玄武岩』是絕不能錯過的。

20230510_155131.jpg

靠海處有一片停車場,前方應是遊客中心,下次來訪再去逛逛吧!

20230510_155154.jpg

大菓葉玄武岩在上方呼喚我們了!

20230510_155424.jpg

三兩步上坡後回頭眺望,天青青,海藍藍,風靜浪低見漁港。

日治時期這裡因挖土造港,意外挖出沈睡千百年(或萬年)的壯麗地質美景。

此處海底下的熔漿因地形上升而急速冷卻收縮,形成五、六角形的特殊岩體,又經海風侵蝕,方有如今壯美的玄武岩景觀。

20230510_155928.jpg

20230510_160345.jpg

玄武岩在澎湖處處可見,大菓葉玄武岩因紋理保持完整,且玄武岩前方的低窪處積水時,高聳的岩壁倒映在水面上,與遠方蔚藍的海面相映成一幅夢幻的景色,是澎湖諸多大小景點中我覺得最不可錯過的景點。

20230510_160034.jpg

遊客們拍景、自拍、互拍,與玄武岩構成一幅幅有趣的畫面。

20230510_170718.jpg

距離大菓葉玄武岩數百公尺之遙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二崁聚落,這裡完整保存了漢人開拓台、澎的歷史足跡。

一般的傳統聚落除了將古厝修舊如舊,懷舊古早味美食也是賣點,而二崁聚落更有著非常生活化的閩南漢語文化傳承。

20230510_165004.jpg

二崁聚落的房舍為閩南建築,多採用咾咕石與玄武岩建造,大部分作為營業場所,小部分仍為住家,不論自住或營業,聚落裡的每戶房子在風格上同中求異,堪稱屋屋為一小型的澎湖在地生活文化博物館。

20230510_161855.jpg

20230510_161928.jpg

20230510_162003.jpg

日頭赤焰焰的,停好車第一件事便是尋覓咖啡廳乘涼。

20230510_162623.jpg

『牧羊人咖啡廳』是一座獨立於聚落外的古厝,屋內有許多傳統老傢俱座位區。

雖然室內有冷氣,在這麼悠閒美好的環境、又有涼爽的海風吹拂,當然是選擇戶外咖啡座啦!

20230510_162209.jpg

傳統的木桌、木椅、長板凳,戶外座位區雖沒冷氣,不過無陽光曝曬,卻有習習涼風吹拂,坐在這裡喝著咖啡,看著走過、騎過的遊客,也是挺愜意的。

20230510_162245.jpg

20230510_162256.jpg

20230510_162304.jpg

他們家的菜單古拙、有童趣,價格不高,是很佛心的觀光區商家。

20230510_163105.jpg

拿鐵很大杯,CP值高。

20230510_165236.jpg

納涼得差不多了,在聚落巷弄中走走故逛。

20230510_170027.jpg

20230510_165040.jpg

20230510_165340.jpg

20230510_165450.jpg

在其他重建的古厝穿梭時總有一種人去屋空的稀微感,而二崁聚落裡有商店、有住家、有小型博物館,在此穿街走巷有一種愉悅的思古幽情。

20230510_165517.jpg

二崁村多數姓陳,現存五十餘戶,聚落房屋乃1890~1910年間陸續興建完成的,其中最著名的陳宅為二崁聚落重心,現為澎湖縣定古蹟。

20230510_165553.jpg

20230510_165614.jpg

陳宅的外埕是一生產、活動中心,集合了牛寮、倉庫、薪材堆等作用,亦可曝曬農作物與漁獲。

20230510_165741.jpg

陳宅古厝入門處的牆邊有一水井,井旁有石製的洗衣盆、洗衣板等洗滌設備。

20230510_170234.jpg

20230510_170006.jpg

在二崁聚落裡,商店有住家的親切與溫馨感、住家有商店般的開放感,走著走著,彷彿能感受到鄰里間借醬油、還蒜頭的親切氣息。

20230510_165127.jpg

聚落裡的小型博物館,招牌很有趣味。

20230510_170054.jpg

各個店家在店面的裝飾上都在保有二崁聚落特色的大原則下各出奇招。

這裡是賣白糖粿的。

20230510_170117.jpg

賣愛玉的。

20230510_170208.jpg

生魚片專賣店。

20230510_170330.jpg

二馬豆花店。

20230510_170612.jpg

二崁杏仁茶。

20230510_165924.jpg

20230510_170428.jpg

二崁聚落還有一項獨步全台的褒歌文化。

19世紀末,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在澎湖傳統聚落營生困難,不少二崁村民只得離鄉背井到台灣謀生,二崁村逐漸沒落。

民國82年,原本在外經商的二崁村民陳榮一先生因其老父一句話:『別讓我們二崁從地圖上消失』,他決心返鄉致力於二崁聚落的保存與發展,於83年成立二崁聚落協進會,民國90年爭取到內政部將二崁聚落列為全國首座傳統聚落保留區。

二崁聚落協進會用心改造老聚落,先復古:修復老厝、發揚褒歌文化,繼而創新引進新商機,發明新二崁三寶:二崁傳香、杏仁茶、金瓜粿。

陳榮一先生自畫自寫,結合當地褒畫書寫在陶瓷上,在二崁各個店家專屬的褒歌瓦片上都有他的創意與字畫,成功吸引了遊客的目光,同時也傳承了當地的生活文化。

20230510_165354.jpg

二崁褒歌類似客家的採茶山歌,格律近似古詩,是用通俗的詞句,即興吟唱褒貶人情冷暖、男女情愛、諷古喻今。

民國初年至四十年代,褒歌在二崁頗為盛行,而陳榮一先生將這珍貴的文化資產發揚光大了。

20230510_165221.jpg

20230510_165937.jpg

20230510_165942.jpg

褒歌要用閩南語唸才知其韻味,且也需有一點早年生活記憶的人才知褒歌內容之所以然。

20230510_165148.jpg

『目屎一粒一斤重,滴落土腳土一空』,走過泥土地的人才能在腦海中勾勒出這動態畫面吧!

20230510_165853.jpg

20230510_165915.jpg

20230510_170522.jpg

這種調情褒歌看了是不是很有畫面?

不知那位妖嬌美麗的姑娘笑了沒?

20230510_170527.jpg

每戶人家門前的褒歌都讓人唸得莞爾、深思、心有戚戚焉,更讓人回味無窮。

在二崁聚落閒逛一圈,如同穿堂入戶對昔日的二崁村生活做了一番粗淺的了解。

二崁村不只有美景,有美食,更有文化,這裡會是我再訪澎湖最想重遊的景點。

意猶未盡地離開二崁村,回程經過跨海大橋,在日落前趕一個潮汐限定美景。

20230510_174231.jpg

畫面最遠處那道長長的堤防就是我們的目標景點~後寮天堂路。

感覺不怎麼樣是吧?

20230510_174611.jpg

先欣賞一下即將落入海平面的太陽。

海面上金光粼粼,蠻舒心的海景。

20230510_174809.jpg

這裡是已荒廢的後寮村東港舊碼頭,原本堤防兩旁應是停滿了漁船。

20230510_175123.jpg

從側邊看不過是一道平直無奇的堤防,走到堤防靠沙灘的一端往海面一瞧,這景色真是美呆了!

堤防以美麗的曲線蜿蜒入海,在金燦燦的夕陽映照下,彷彿是一條彎曲的金色海中步道。

20230510_175821.jpg

迎著黃金般的夕陽,踩在這條有著美麗曲線的金色步道上,彷彿可以一直走進那一片金浪蕩漾的海中世界。

20230510_180138.jpg

想一睹後寮天堂路的夢幻美需掌握漲潮的前後兩個小時,方能有走在海中步道的感受。

我們到達時不是漲潮時間,卻逢夕陽正美時,也算是不虛此行。

不過,堤防的寬度僅容兩人擦身而過,剛退潮的地面又濕又滑,是一個危險係數頗高的景點,老人與小孩不宜。

20230510_181520.jpg

跑了一天,在美麗的夕陽中結束了豐富的北環之旅

20230510_184915.jpg

20230510_184933.jpg

到澎湖焉能不吃新鮮海產?回程行經白沙鄉清峰海鮮,不餓,只簡單點兩道菜解饞一下。

我們雖然花了一整天逛北環,仍有遺珠景點。

無妨,留待二訪、三訪澎湖時再續。

 

OBS Janet 旅遊日期:2023/05/1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BS潔妮特 的頭像
    OBS潔妮特

    OBS潔妮特

    OBS潔妮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